宁榥(1912-2002)漫漫求学之路 宁榥,1912年8月11日出生于北京市密云县。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组学习,1933年家庭经济供给中断,爱人陈玉平当教师补助他继续学习。在抗日救国的“一二•九”学生运动中,他积极参加抢回被捕同学方左英等人的活动,为此曾被反动军警逮捕入狱。 这次经历让宁榥认识到救国必须要有实力。1938年,他作为中英庚子赔款第六届留英公费生赴英留学。1940年,获英国牛津大学科学硕士学位。之后回国,先后在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任教。研制冲压喷气发动机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,北京航空学院正式成立。宁榥被调入北航,成为建校之初的二十七位教授之一。他参与创建了北航的航空发动机系和喷气发动机实验室,为该系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条件。 1958年,宁榥创建冲压喷气发动机设计专业,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马赫为2的冲压喷气发动机,为我国之后的冲压发动机研制奠定了基础。1960年以后,航天部31所根据北航的经验和资料,继续提高并成功地发展出系列冲压发动机。 ⬆ 冲压发动机原理图 ⬆ 冲压发动机概念图学术交流走出国门 在研制冲压发动机的过程中,根据解决冲压发动机燃烧不稳、间歇放炮等问题的经验,宁榥撰写了论文《冲压发动机中的松弛震荡燃烧》。 1980年,宁榥率代表团参加在加拿大召开的第18届国际燃烧学学术会议,在会上宣读了这篇论文,受到广泛重视,共有30多位国外学者向他求取文章。在此会上,国际燃烧学会接纳我国为团体会员,宁榥当选为组织委员及中国分会的第一任主席,我国国际学术交流的渠道得以拓宽。师生研制沙丘驻涡稳定器 “文革”后,宁榥教授的第一个研究生为高歌。高歌自幼爱好航模,曾在沙漠中观察过沙丘。大风吹过沙丘后,形成回流旋涡,会把后坡冲刷成新月形,这一现象让他深深着迷。当他将沙丘之谜求教于自己的导师宁榥教授的时候,师生俩“心有灵犀一点通”。 宁榥当即拍板,决定就这一现象在燃烧中的应用开展研究,并把毕生积累的有关旋涡方面知识的二十多本笔记、文献和资料送给了高歌,极大地鼓舞了高歌的研究斗志。 之后,宁榥联想到试验冲压发动机的火焰不稳问题,于是选定“沙丘驻涡火焰稳定性理论及实验”为研究课题,模仿沙丘形状制造稳定器,以控制旋涡火焰。模型试验结果发现:这种新型火焰稳定器大大减小了流阻,展宽了燃烧稳定范围,提高了燃烧效率。 ⬆ 宁榥 ⬆ 高歌 经过航空工厂和研究所的考验后,此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中国军用航空发动机。试飞证明,装有这种新型火焰稳定器的发动机提高了飞机的飞行性能。 1984年11月,“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设计原理及方法”获国家科学发明一等奖及国家专利。钱学森评论说:“这项发明长了中国人民志气。”1985年2月,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中南海接见了宁榥和高歌,并合影留念。 ⬆ 宁榥向胡耀邦、赵紫阳同志汇报情况长江后浪推前浪 “老年人支持中青年出名,这是好风气,应该树立。”这是宁榥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信条。 宁榥教授支持学生高歌从事前人没有进行过的科研项目,不怕担风险。当科研成果获奖后,填报发明人时,高歌恭恭敬敬地把宁榥的名字写在前面,宁榥教授见了,执意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到后面。同其他中青年教师或者研究生共同搞科研、写论文的时候,宁榥教授也总是把自己的名字排在最后头。他说:“我都70多岁了,还图什么名不名的?我希望年轻人早出名,早成家,愿你们的名气比我大!” 不负众望,高歌后来也成为了我国工程热物理及流体力学专家,在北航担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。师生二人携手,继续为北航发动机系的发展添砖加瓦,这也成为北航的一段佳话。 ⬆ 师生同为博导的宁榥教授与高歌教授在研讨新课题 教师本可以不坐班,但是宁榥教授却在年过七旬时,仍然坚持每周花四五天时间在教研室给年轻人解答问题。 尽管他两只眼睛的视力只有0.1,他还是一字一句地审阅批改研究生论文。看到教授为了细看论文,吃力地把眼睛与稿纸挨得近近的样子,研究生们心里既感动又钦佩。古稀之年坚持入党 1955年,宁榥向党交心,坦诚地谈了自己曾经有过的错误思想,认真剖析自己,同时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。十年动乱中,宁榥也受到影响,但他没有动摇对党的信念和对祖国的赤诚。 1985年1月7日,已是73岁高龄的宁榥老教授,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实现了30年来的夙愿。1987年6月他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党员,并担任了北京市第七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。 ⬆ 宁榥教授的入党仪式 宁榥教授于1989年被国家教委授予优秀教学工作奖;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特殊津贴证书;1992年被航空航天工业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。同时他还担任了国际燃烧学会中国分会第一届主席,中国航空学会第一届及第二届常务理事、航空动力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务。 ⬆ 2000年校庆,刘大响院士搀扶老师宁榥与校友合影 2002年12月11日,宁老永远地离开了我们,享年90岁。 宁老在科研中贯彻“严格、严肃、严密”精神,选题从实际出发,有的放矢,在科研上不仅追求开花,更追求结果;宁老不图名利,与研究生共同搞科研而撰写的论文上,总是把自己的名字排在后头。 值此宁老104周年诞辰之际,北航校史馆特以为记。愿宁老之事迹为后人所知,宁老之精神为后人所记,宁老之品行为后人所学。编辑/耿志敏,吴维皓编审/田贵双文字、图片来源/《基石——北航创业者荟萃》、北航校史馆、网络 转自:北航校史馆公众号
上一條:高爾夫|意昂高爾夫俱樂部首屆理事會召開 下一條:聚焦|意昂招商學子在第九屆全國節能減排大賽中喜獲佳績
電話:010-82338260 郵箱🧜🏼♀️: xyh@buaa.edu.cn 郵編🌅:100191 地址:北京市海澱區學院路35號意昂代理意昂之家
版權所有:意昂招商 -【全站福利】礼包兑换,乐趣加倍!